痛点带来的思考——观《我不是药神》有感

期次:第334期    作者:2018级康复治疗学专业 付雅兰   查看:53


    电影《我不是药神》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改编自真实事件的故事,神油店小老板程勇起初在利益的诱惑下答应帮慢粒白血病病人从印度走私仿制药物,并机缘巧合拿下了印度仿制药的代理权。后期源于正版药公司高压的维权,公安机关对走私药的密集追查以及趋利而起的其他假药贩子的介入,让原本捕捉到一线生机的慢粒白血病人再次陷入无药救命的深渊。此刻已经让出了代理权做上了服装厂老板的程勇看着一个个因为没钱买正版药失去生命的病人,冒着锒铛入狱的风险选择了再次为生命奔走。

    从卖药挣钱到卖药救人,从简简单单的代购到多方斡旋顶着生命的千斤重担最后身陷囹圄仍不悔初衷。我被影片中程勇的改变所打动。没有人能成为神,“他”只是在某一瞬间战胜了自我。

    或许生离死别是太过沉重的东西,电影直击泪点,一次又一次的叩问灵魂。影片中程勇的小舅子是负责追查走私药的刑警,面对白发苍苍的老太太的一句“我不想死,我想活着”的时候,他何尝不是在忍受内心的挣扎。警察清楚他要追查的是根本没有半分盈利甚至自负亏空也要救人的“走私犯”,他也清楚他的责任是维护法律的尊严和社会的秩序。这是剧情的集中冲突点,也是社会的痛点。

    痛过之后我们会思考,如果事情可以往好的层面走,会是什么样……我们期待的,是体制与现实的不断磨合之中,我们能有一个更加柔和的社会,影片的原型主人公陆勇被抓后,数百名白血病人联名写信请求司法机关免除对陆勇的刑事责罚。真实的故事是湖南省沅江市人民检察院经过调查后,免除了对陆勇的起诉决定。影片中的程勇也被提前释放了。我们看到体制并不冰冷,但也都害怕这份温暖融不破坚冰。

    回到事件本身,故事为什么会那么痛?最后即便正版药纳入了医保,患者自己承担的部分仍然不轻。这是另一个痛点,也让我意识到身为中医药学子的我们所肩负的责任。传承中医药精髓,促进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如果我们能够研发出更多的新药出来,并从多方面减轻患者的负担,是不是能从根源上减少类似痛点的产生?教室黑板正上方的那句“弘扬国粹,惠泽民众”,看来确实应该深深地扎根于我们每一位中医药学子的心底。